【夏日東海岸二日遊】小野柳、成功漁港、三仙台風景區、石雨傘、八仙洞
發佈日期:2013-06-13
發佈單位:交通及觀光發展處
10.8萬

行程介紹
定位點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各有特色,卻沒有任何一處海岸線能像台11線如此原始、自然、美麗。不論從南迴公路繞行至臺東,抑或由北部下行至東海岸,每當遊客看見海出現在眼前,總是驚呼於東岸的群山峻嶺,靛藍漸層的海面,峭壁拔地而起,大海雄偉壯闊,令人屏息。
Day1
台東海濱公園→小野柳→加路蘭遊憩區→加母子灣→水往上流奇觀→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東海岸管理處→成功漁港
Day2
三仙台風景區→比西里岸→石雨傘→烏石鼻→八仙洞→泰源幽谷→登仙橋遊憩區
Day1
台東海濱公園
台東海濱公園坐落於台東市區,緊鄰浩瀚的太平洋,內有人文主題步道、劇場、廣場、湧泉地景以及公共藝術,可以在這裡駐足聽浪賞海,清晨到此還能迎接曙光,開始新的一天。
【台東海濱公園】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大同路
開放時間: 全天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緊鄰富岡漁港,因造型多變的海蝕景觀酷似北海岸的野柳,因此得名。園內呈現出富岡砂岩在海岸侵蝕作用與珊瑚礁生成構成的多元樣貌,有豐富的蕈狀岩、單面山、薑石、豆腐岩等地景,還有數量眾多的寄居蟹在樹叢中以及珊瑚礁孔洞中穿梭。
每年小野柳自然教室會推出「夜訪小野柳」的活動,邀請遊客在專業解說志工的帶領下,探索富岡地質公園(小野柳)的夜間生態。還能看見生存於富岡地質公園的寄居蟹,讓遊客可以深入了解富岡地質公園(小野柳)的生態環境。
【富岡地質公園 】
地址:臺東縣臺東市松江路一段500號
開放時間:08:30-17:30
免門票,需收停車費,非假日與假日收費不同,依現場收費為主。
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遊憩區原本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時的廢棄土置放場所。近年來,東管處多次以生態工法整建,設置許多裝置藝術,將原本的廢棄區域化身為一個富有風情的遊憩區與休息站。此處擁有眺望太平洋的絕美視野,可將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盡收眼底。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遠眺一旁的綠島。
【加路蘭遊憩區 】
地址:臺東縣臺東市富岡漁港往北走1公里
開放時間:全天
有收費停車場,非假日與假日收費不同,依現場收費為主。
加母子灣
加母子灣是阿美族人每年海祭的場所,也是族人舉辦各項婚喪喜慶儀式的地方。這裡擁有著豐盛漁獲及海底生物,可以在淺海區浮潛欣賞多采多姿的海底世界。
加母子灣由於地質特殊,屬於岩岸地形,幾乎都是石頭和石礫,還能看到從花東縱谷沖刷而下的菊花玉石、白玉。海灣北側有美麗的珊瑚礁,珊瑚覆蓋海底礁石的比率高,蘊藏豐富的魚類及海膽等,吸引許多魚類棲息其間。
【加母子灣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蘭村都蘭灣北段
開放時間:全天
水往上流奇觀
水往上流奇觀是為地形微小差異的錯覺而讓人覺得水往上方流因此聲名大噪,並在溝渠旁設立「奇觀」的石碑。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東管處)為方便遊客參觀,除了整建水往上流周邊區域之外,也設置了公廁及部落工坊。有時還能看到都蘭部落生活市集,販售許多都蘭部落的手工藝品,另外還有道地的農特產品,可以購買伴手禮。
【水往上流奇觀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台11 線約148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新東糖廠建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期間,後轉型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提供地方部落、文化藝術團體演出場地,將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
舊時的辦公室已改變為具有懷舊風味的咖啡館,木造房舍已規劃成民宿以及阿美族傳統文化館。還有由4位藝術工作者一同經營的「二倉」,除販售漂流木家具外,還有陶藝及飾品。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號
開放時間:08:30-18:00
月光小棧
月光小棧有著典雅日式風格的木造建築物與充滿藝術氣息的女妖藝廊,可以遠眺太平洋,還能在月光下品嘗著咖啡,十分愜意。
位於都蘭山麓,,是金馬影片《月光下我記得》的拍攝場景。「月光咖啡屋」,裝潢皆使用漂流木等素材組合而成,除了販售咖啡、飲品與手工茶點外,也展售許多在地創作者的手創商品與特色異國商品。
【月光小棧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46鄰20號
開放時間:
展覽館11:00-17:00
咖啡館12:00-16:30(約13:30-14:30休息)
每週三、日全館公休
金樽遊憩區
金樽遊憩區的觀景台可俯瞰海岸全景,包括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及金樽附近的山澗峽谷,是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一旁有階梯可往下至沙灘,這裡的沙灘綿延三公里長,可以沿著沙灘散步,享受海風拂面的愜意。
此地因看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又因為形狀像船錨,也被稱為「錨島」或「錨狀礁」。附近還有拍照秘境景點,需要退潮時才能到達的神秘「貓洞」,過去路面不平,請注意安全。附近有遠近馳名的臺東美食-東河包子,總是大排長龍。
【金樽遊憩區】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七里橋11號
開放時間:全天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館內設置自然地質博物館、阿美族文化展示區、史前文化、鯨豚館等。此處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看見綠島,四周景觀絕佳。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25號
開放時間:08:30-17:30
六日公休
成功漁港
成功漁港又稱新港漁港,是東海岸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漁港,以新鮮海產、柴魚聞名。每年3月底至6月是漁產最豐盛的季節,10月東北季風強烈來襲,帶來豐沛的旗魚,成群旗魚會浮出海面,蔚為奇觀。
成功漁港也是東海岸賞鯨活動的重要據點,設有遊艇碼頭。可以乘坐賞鯨船欣賞鯨豚的曼妙身姿,留下難忘的回憶。新港漁業大樓是船式造型的建築,十分醒目。每天下午3~4時,漁船陸續返港卸貨後,大樓裡的漁獲拍賣市場便開啟營業。在熱鬧非凡的拍賣市場中,遊客可以品嚐到新鮮的海鮮,也能體驗到漁港的活絡氣氛。
【成功漁港】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港邊路19號
開放時間:全天
Day2
三仙台風景區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海底熱帶魚群聚,適合潛水和游泳。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
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是一處岬角,但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島上處處可見林投、臺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三仙台風景區】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74號
開放時間:全天
需收停車費,請以現場價格為主。
比西里岸(白守蓮部落)
比西里岸是一個純樸的村落,有許多漂流木藝術跟彩繪。文化中心展示部落手工藝品和農特產品,內部是模仿一個小型劇場的設計,一樓就是讓遊客欣賞寶抱鼓的地方,二樓則是眺望海景的觀景台。
在比西里岸部落的各處,藏有幾米的11幅畫作,以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主角小米與阿吉為主。部落社區發展協會以當地定置漁場廢棄的浮筒結合漂流木與羊皮,用編織、雕刻製作出極具當地特色的抱鼓。推行後規劃了文化中心,以巨大的漂流木為支架,用茅草為屋頂,搭配不規則狀的白牆,整體建築既有阿美族的影子又有熱帶島嶼的風情,讓人眼睛不禁為之一亮。
【比西里岸】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白蓮路
開放時間依部落網站為主
石雨傘
石雨傘位於八仙洞與三仙台之間,海岬岸上原有數隻形狀如傘的海蝕岩柱,目前只剩一隻獨立,看起來像一把雨傘,因而被稱為石雨傘。觀景亭旁有木棧步道可到達,站在小灣澳看過去的石雨傘,彷如佇立在一頭鯨魚身上。
石雨傘實際是一種平衡岩,由上下兩塊岩石堆疊,上方是較堅硬的珊瑚礁岩,下方則是較軟的礫岩,受到經年累月的風雨侵蝕,因為上下岩石的堅硬度不同,侵蝕的程度也不同,長期累積的結果,形成下細上寬的模樣,像極了一把撐開的傘。除了石雨傘之外,還有海蝕門、壺穴等豐富的海蝕地貌,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雨傘】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台11縣105.8公里路旁
開放時間:全天
烏石鼻
烏石鼻是漁獲豐沛的小漁村,每年二月是釣白毛的季節,吸引許多釣客前來挑戰。在地質景觀上也是全台最大的柱狀安山岩噴發處,擁有珍貴的地質景觀。海岸佈滿潮池與海蝕溝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是觀賞潮間帶海洋生物的極佳去處。
烏石鼻是由柱狀安山岩組成,是火山熔岩噴發的產物,以約200公尺的寬度向西南方延伸,大部分為五邊形或六邊形,地質學上稱為柱狀節理。這裡的潮池、岬灣、漁港、海蝕溝等特殊地貌沿途可見,點綴著靜謐的海灣,為其增添了多樣的色彩。
【烏石鼻】
地址:臺東縣長濱鄉介於長濱與石雨傘間,約在台11線97.5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
八仙洞
八仙洞是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考古遺址,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沿著木棧步道,可通往各個海蝕洞穴參觀,八仙洞群洞中,最大的為「靈岩洞」。
這裡曾出土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是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類遺址,距今約有三萬年,對於研究台灣的史前文化具有重大意義。遺址蘊含許多豐富的歷史文化及地質作用意義,是一處重要且深具代表性的國定遺址、更是珍貴的歷史寶藏,不妨前來感受台灣史前文明的魅力。
【八仙洞】
地址: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1-4號
開放時間:08:30-17:00
需收停車費,請以現場價格為主。
泰源幽谷
泰源幽谷位在海岸與縱谷的過渡地帶,綿亙4公里,周圍群山包圍,加上河流侵蝕作用,形成峽谷地形。此處也是臺灣獼猴嬉戲的天堂,是臺東賞猴的最佳去處。
進去後可到達登仙橋遊憩區,漫步在橋上可以欣賞河谷的風貌,以及眺望出海口。接著可以到達東河休閒農場,園區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茂密的熱帶雨林、森林步道兩旁老樹盤根錯結,巨石纏繞其中等奇景比比皆是。
【泰源幽谷】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台23省道入口至泰源村之間
開放時間:全天
登仙橋遊憩區
橫跨馬武窟溪切穿海岸山脈形成的峽谷,舊稱昇仙峽,日治時期在此架設吊橋,舊名昇仙橋。在登仙橋除了可以欣賞馬武窟溪切割都蘭山集塊岩而成的壯觀峽谷地形之外,還可以看到獼猴出現在橋上,十分有趣。
【登仙橋遊憩區】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富公路北行泰源村的入口
開放時間:全天
Day1
台東海濱公園→小野柳→加路蘭遊憩區→加母子灣→水往上流奇觀→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東海岸管理處→成功漁港
Day2
三仙台風景區→比西里岸→石雨傘→烏石鼻→八仙洞→泰源幽谷→登仙橋遊憩區
Day1
台東海濱公園
台東海濱公園坐落於台東市區,緊鄰浩瀚的太平洋,內有人文主題步道、劇場、廣場、湧泉地景以及公共藝術,可以在這裡駐足聽浪賞海,清晨到此還能迎接曙光,開始新的一天。
【台東海濱公園】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大同路
開放時間: 全天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緊鄰富岡漁港,因造型多變的海蝕景觀酷似北海岸的野柳,因此得名。園內呈現出富岡砂岩在海岸侵蝕作用與珊瑚礁生成構成的多元樣貌,有豐富的蕈狀岩、單面山、薑石、豆腐岩等地景,還有數量眾多的寄居蟹在樹叢中以及珊瑚礁孔洞中穿梭。
每年小野柳自然教室會推出「夜訪小野柳」的活動,邀請遊客在專業解說志工的帶領下,探索富岡地質公園(小野柳)的夜間生態。還能看見生存於富岡地質公園的寄居蟹,讓遊客可以深入了解富岡地質公園(小野柳)的生態環境。
【富岡地質公園 】
地址:臺東縣臺東市松江路一段500號
開放時間:08:30-17:30
免門票,需收停車費,非假日與假日收費不同,依現場收費為主。
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遊憩區原本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時的廢棄土置放場所。近年來,東管處多次以生態工法整建,設置許多裝置藝術,將原本的廢棄區域化身為一個富有風情的遊憩區與休息站。此處擁有眺望太平洋的絕美視野,可將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盡收眼底。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遠眺一旁的綠島。
【加路蘭遊憩區 】
地址:臺東縣臺東市富岡漁港往北走1公里
開放時間:全天
有收費停車場,非假日與假日收費不同,依現場收費為主。
加母子灣
加母子灣是阿美族人每年海祭的場所,也是族人舉辦各項婚喪喜慶儀式的地方。這裡擁有著豐盛漁獲及海底生物,可以在淺海區浮潛欣賞多采多姿的海底世界。
加母子灣由於地質特殊,屬於岩岸地形,幾乎都是石頭和石礫,還能看到從花東縱谷沖刷而下的菊花玉石、白玉。海灣北側有美麗的珊瑚礁,珊瑚覆蓋海底礁石的比率高,蘊藏豐富的魚類及海膽等,吸引許多魚類棲息其間。
【加母子灣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蘭村都蘭灣北段
開放時間:全天
水往上流奇觀
水往上流奇觀是為地形微小差異的錯覺而讓人覺得水往上方流因此聲名大噪,並在溝渠旁設立「奇觀」的石碑。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東管處)為方便遊客參觀,除了整建水往上流周邊區域之外,也設置了公廁及部落工坊。有時還能看到都蘭部落生活市集,販售許多都蘭部落的手工藝品,另外還有道地的農特產品,可以購買伴手禮。
【水往上流奇觀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台11 線約148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新東糖廠建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期間,後轉型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提供地方部落、文化藝術團體演出場地,將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
舊時的辦公室已改變為具有懷舊風味的咖啡館,木造房舍已規劃成民宿以及阿美族傳統文化館。還有由4位藝術工作者一同經營的「二倉」,除販售漂流木家具外,還有陶藝及飾品。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號
開放時間:08:30-18:00
月光小棧
月光小棧有著典雅日式風格的木造建築物與充滿藝術氣息的女妖藝廊,可以遠眺太平洋,還能在月光下品嘗著咖啡,十分愜意。
位於都蘭山麓,,是金馬影片《月光下我記得》的拍攝場景。「月光咖啡屋」,裝潢皆使用漂流木等素材組合而成,除了販售咖啡、飲品與手工茶點外,也展售許多在地創作者的手創商品與特色異國商品。
【月光小棧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46鄰20號
開放時間:
展覽館11:00-17:00
咖啡館12:00-16:30(約13:30-14:30休息)
每週三、日全館公休
金樽遊憩區
金樽遊憩區的觀景台可俯瞰海岸全景,包括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及金樽附近的山澗峽谷,是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一旁有階梯可往下至沙灘,這裡的沙灘綿延三公里長,可以沿著沙灘散步,享受海風拂面的愜意。
此地因看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又因為形狀像船錨,也被稱為「錨島」或「錨狀礁」。附近還有拍照秘境景點,需要退潮時才能到達的神秘「貓洞」,過去路面不平,請注意安全。附近有遠近馳名的臺東美食-東河包子,總是大排長龍。
【金樽遊憩區】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七里橋11號
開放時間:全天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館內設置自然地質博物館、阿美族文化展示區、史前文化、鯨豚館等。此處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看見綠島,四周景觀絕佳。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25號
開放時間:08:30-17:30
六日公休
成功漁港
成功漁港又稱新港漁港,是東海岸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漁港,以新鮮海產、柴魚聞名。每年3月底至6月是漁產最豐盛的季節,10月東北季風強烈來襲,帶來豐沛的旗魚,成群旗魚會浮出海面,蔚為奇觀。
成功漁港也是東海岸賞鯨活動的重要據點,設有遊艇碼頭。可以乘坐賞鯨船欣賞鯨豚的曼妙身姿,留下難忘的回憶。新港漁業大樓是船式造型的建築,十分醒目。每天下午3~4時,漁船陸續返港卸貨後,大樓裡的漁獲拍賣市場便開啟營業。在熱鬧非凡的拍賣市場中,遊客可以品嚐到新鮮的海鮮,也能體驗到漁港的活絡氣氛。
【成功漁港】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港邊路19號
開放時間:全天
Day2
三仙台風景區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海底熱帶魚群聚,適合潛水和游泳。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
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是一處岬角,但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島上處處可見林投、臺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三仙台風景區】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74號
開放時間:全天
需收停車費,請以現場價格為主。
比西里岸(白守蓮部落)
比西里岸是一個純樸的村落,有許多漂流木藝術跟彩繪。文化中心展示部落手工藝品和農特產品,內部是模仿一個小型劇場的設計,一樓就是讓遊客欣賞寶抱鼓的地方,二樓則是眺望海景的觀景台。
在比西里岸部落的各處,藏有幾米的11幅畫作,以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主角小米與阿吉為主。部落社區發展協會以當地定置漁場廢棄的浮筒結合漂流木與羊皮,用編織、雕刻製作出極具當地特色的抱鼓。推行後規劃了文化中心,以巨大的漂流木為支架,用茅草為屋頂,搭配不規則狀的白牆,整體建築既有阿美族的影子又有熱帶島嶼的風情,讓人眼睛不禁為之一亮。
【比西里岸】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白蓮路
開放時間依部落網站為主
石雨傘
石雨傘位於八仙洞與三仙台之間,海岬岸上原有數隻形狀如傘的海蝕岩柱,目前只剩一隻獨立,看起來像一把雨傘,因而被稱為石雨傘。觀景亭旁有木棧步道可到達,站在小灣澳看過去的石雨傘,彷如佇立在一頭鯨魚身上。
石雨傘實際是一種平衡岩,由上下兩塊岩石堆疊,上方是較堅硬的珊瑚礁岩,下方則是較軟的礫岩,受到經年累月的風雨侵蝕,因為上下岩石的堅硬度不同,侵蝕的程度也不同,長期累積的結果,形成下細上寬的模樣,像極了一把撐開的傘。除了石雨傘之外,還有海蝕門、壺穴等豐富的海蝕地貌,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雨傘】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台11縣105.8公里路旁
開放時間:全天
烏石鼻
烏石鼻是漁獲豐沛的小漁村,每年二月是釣白毛的季節,吸引許多釣客前來挑戰。在地質景觀上也是全台最大的柱狀安山岩噴發處,擁有珍貴的地質景觀。海岸佈滿潮池與海蝕溝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是觀賞潮間帶海洋生物的極佳去處。
烏石鼻是由柱狀安山岩組成,是火山熔岩噴發的產物,以約200公尺的寬度向西南方延伸,大部分為五邊形或六邊形,地質學上稱為柱狀節理。這裡的潮池、岬灣、漁港、海蝕溝等特殊地貌沿途可見,點綴著靜謐的海灣,為其增添了多樣的色彩。
【烏石鼻】
地址:臺東縣長濱鄉介於長濱與石雨傘間,約在台11線97.5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
八仙洞
八仙洞是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考古遺址,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沿著木棧步道,可通往各個海蝕洞穴參觀,八仙洞群洞中,最大的為「靈岩洞」。
這裡曾出土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是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類遺址,距今約有三萬年,對於研究台灣的史前文化具有重大意義。遺址蘊含許多豐富的歷史文化及地質作用意義,是一處重要且深具代表性的國定遺址、更是珍貴的歷史寶藏,不妨前來感受台灣史前文明的魅力。
【八仙洞】
地址: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1-4號
開放時間:08:30-17:00
需收停車費,請以現場價格為主。
泰源幽谷
泰源幽谷位在海岸與縱谷的過渡地帶,綿亙4公里,周圍群山包圍,加上河流侵蝕作用,形成峽谷地形。此處也是臺灣獼猴嬉戲的天堂,是臺東賞猴的最佳去處。
進去後可到達登仙橋遊憩區,漫步在橋上可以欣賞河谷的風貌,以及眺望出海口。接著可以到達東河休閒農場,園區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茂密的熱帶雨林、森林步道兩旁老樹盤根錯結,巨石纏繞其中等奇景比比皆是。
【泰源幽谷】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台23省道入口至泰源村之間
開放時間:全天
登仙橋遊憩區
橫跨馬武窟溪切穿海岸山脈形成的峽谷,舊稱昇仙峽,日治時期在此架設吊橋,舊名昇仙橋。在登仙橋除了可以欣賞馬武窟溪切割都蘭山集塊岩而成的壯觀峽谷地形之外,還可以看到獼猴出現在橋上,十分有趣。
【登仙橋遊憩區】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富公路北行泰源村的入口
開放時間:全天
2日遊